13854498630
品牌优势:“潍夏”品牌潍坊萝卜是潍坊夏庄的缩写,也是正宗潍坊萝卜产地。潍坊潍县萝卜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并创办基地,本基地的萝卜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,都保持了严格的规范化管理。并在2008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批准“中华饮食文化特色精品基地”,2012年获得山东科技厅“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农产品品牌”、2015年又扩大规模在潍城区于河街道流转土地120亩,投资500万建立了潍夏萝卜基地—潍坊建昌生态农场,2017年通过国家批准有机产品认证、2018年本农场获得潍县萝卜品牌大赛银奖、2019年被评定为市级家庭农场。
潍坊萝卜,山东省潍坊市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潍坊萝卜又称潍县萝卜,是山东省萝卜优良品种,俗称高脚青或潍县青萝卜,因原产于山东潍县而得名,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潍县萝卜品质脆甜,微辣汁多、纤维细腻无渣,吃后微辣有余香、皮色深绿、肉质翠绿,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地域特点,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特优地方品种。素有“烟台苹果、莱阳梨,不如潍县萝卜皮”之说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2004年10月,潍县萝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。
2006年9月4日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》批准自2006年9月4日起对潍县萝卜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2007年1月,潍县萝卜被山东省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“山东农产品”。
2010年9月6日,潍县萝卜被国家工商局批准为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。
2010年10月,潍县萝卜成功入选“黄河三角洲十大品牌农产品”。
特点:潍县萝卜,又称 “高脚青萝卜”,生长于原潍县境内。潍县萝卜甜脆多汁,稍有辣味,含有大量维生素,具有行气、化痰、消食等功能。故又有“水果萝卜”之称。潍县萝卜叶丛半直立,羽状裂叶,叶色浓绿有光泽。外观呈圆柱形,约三分之二露出部分皮色深绿,入土部分皮色黄白。刀割萝卜时,入刀之处皆因清脆崩裂,汁液沾手,入口脆甜,略带微辣的口感让人口舌生津。
潍县萝卜肉质根呈筒形,地上部分20厘米,皮深绿色;地下部分皮白色,单根重500—600克;肉绿色、浅绿色,肉质致密脆嫩,微甜微辣,生食佳。也可熟食、腌渍、干制加工等。
潍县萝卜营养丰富,据检测,潍县萝卜中含有还原糖3.0—3.5%,可溶性固形物6—7%,维生素C300毫克/千克,干物质7%,淀粉酶260—280个酶活单位,还含有钙、铁、芥辣油等。另外,潍县萝卜味辛,能行气、化痰、消食,因含有淀粉酶所以对积食腹胀、咳嗽多痰具有很好的辅助Lx。
食用价值:萝卜既可用于制做菜肴,炒、煮、凉拌等俱佳;又可当作水果生吃,味道鲜美;还可用作泡菜,酱菜腌制。萝卜和肉一起炖煮,味道也很好。
潍坊人一般讲究吃萝卜,喝茶水,另外就是看电视吃瓜子。
生吃当然是好的方法,不但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萝卜,而且脆而不辣,营养一点都不会流失,喝茶水主要是为了清除嘴巴里厚重的味道。
当然,生吃时也要讲究卫生,洗净后去皮食用。 萝卜种类繁多,生吃以汁多辣味少者为好,平时不爱吃凉性食物者以熟食为宜。
产地环境: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中间位置,北邻渤海湾,气候为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,其8、9、10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5.4℃、20.1℃、14.1℃,此期间昼夜温差为10℃—13.5℃,气候温和,昼夜温差较大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。因境内有白浪河、虞河、潍河流域,土地多沙质土壤,有机质磷、钾含量较高,适宜萝卜生长。
历史渊源:萝卜,诗经中称“菲”,汉代文献中称“芦菔”。东魏青州齐郡益都人(今潍坊市)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中就出现了“萝卜”一词。“葱,四月种。萝卜及葵,六月种。蔓菁,七月种。芥,八月种。瓜,二月种。”宋代,“萝卜”一词使用更广,苏轼日食“三白”:“一撮盐,一碟生萝卜,一碗饭”。
潍县萝卜的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清乾隆年间的《潍县志》就有关于它的记载。